10月11日下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在云南昆明开幕。COP15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来自140多个缔约方及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共计5000余位代表参会,共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路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韩正表示,中国将编制新时期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让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得到全面保护。
开幕式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目前人类社会作出的努力仍不足以扭转我们对自然造成的破坏,将在COP15上予以审议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我们需要采取明确、切实的行动来实现这一框架,“我们需要将自然置于决策的核心,纠正治理和市场的短板。”
未来十年全球环境保护行动转折点
“在疫情面前,全世界需要团结起来,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果断采取行动,阻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提振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事业的信心,这是中国主张举行COP15第一阶段会议的主要目的。”开幕式上,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COP15主席黄润秋表示。
作为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三公约”的其中两大公约,今年在中国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和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均被国际社会寄予厚望,有希望成为未来十年全球环境保护行动的转折点。
据悉,在COP15召开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相关工作组已在全球多地开会讨论制定出一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草案。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中,各国代表也将对此框架草案进行审议,并做出最终决定。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新闻官员刘思佳透露,与2015年颁布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一样,《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草案(简称“框架草案”)设立了到2030年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应该实现的21个具体目标。
其中包括,全球至少30%的陆地和海洋地区能够得到保护,将外来入侵物种的引入率减少至少50%,将流失到环境中的营养物减少至少一半,将杀虫剂减少至少2/3,消除塑料废弃物排放,每年至少对全球减缓气候变化工作做出相当于100亿吨二氧化碳的贡献等。
此外,框架草案还提出,要以公平和公正的方式重新调整、重新利用、改革或消除对生物多样性有害的激励措施,每年至少减少5000亿美元。以及将财政资源增加至每年至少2000亿美元,包括新的、额外的和有效的财政资源,使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金每年至少增加100亿美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站在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黄润秋表示,“我们期待全世界能够团结在多边主义旗帜下,携手合作,共同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做出承诺,达成一个凝聚广泛共识,既雄心勃勃又务实可行的方向,让COP15的一小步成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一大步。”
中国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
作为COP15主席国,中国也将在COP15上针对未来十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进一步做出承诺,提出“中国方案”。
开幕式上,韩正表示,中国将编制新时期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同时,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让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得到全面保护。
韩正向与会各方提出三点倡议:
一是凝聚共识,提振雄心。坚持多边主义,加强政治推动与对话交流,走雄心与务实兼备之路,科学制定2020年后行动目标。
二是加大投入,调动资源。拓宽各种资金投入渠道,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大支持。
三是加快变革,协同增效。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置于优先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发展转型变革。加大自然和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粮食安全等全球环境挑战。
韩正表示,中国愿与各方加强合作与交流,切实履行好本次大会东道国义务,发挥好主席国作用,推动达成全面平衡、有力度、可执行的共识和行动框架,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
资金支持是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资金,2017-2018年连续两年安排超过2600亿元资金投入生物多样性相关工作,是2008年投入的6倍。同时,利用财税激励措施,积极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2020年,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首期募资规模885亿元。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已建立占陆域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其中云南作为此次COP15举办地,也是北回归线上唯一的“生物多样性绿洲”,在保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物圈的可持续性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中也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在开幕式上表示,云南在全国率先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理顺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加强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并部署实施亚洲象、滇金丝猴等珍稀濒危物种的拯救保护行动。
目前云南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5.04%,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8%,全省大概1/7的国土面积划入各类自然保护地,约90%的重要生态系统、超过90%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以及约80%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都得到有效保护。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