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超过170种水鸟把盐城滨海湿地作为迁徙途中的停歇、换羽、集结、越冬、觅食和繁殖地,占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鸟类总数的68%。遗产地内的滩涂生态系统对保护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候鸟尤为重要,其中包括许多稀有和濒危物种,并为超过10%的该迁徙路线上的鸟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栖息地。在它们之中就有世界上最稀有的两种候鸟——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和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盐城保存下来的自然栖息地对这些鸟类特别是一些受胁鸟类的生存繁衍无可替代,如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
鸻(héng)鹬(yù)类,为中小型涉禽,是涉禽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他们的嘴有长有短,形态各异。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或混群活动于滩涂、沙洲、湖滨、沼泽等地。具有较强的迁移飞行能力,是世界各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勺嘴鹬(全球极端濒危物种 CR)
拉丁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英文名:Spoon-billed Sandpiper
鹬科勺嘴鹬属,小型涉禽。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甲壳类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在北极冻土层繁殖,在我国南方及东南亚越冬。勺嘴鹬长有汤匙形状的嘴,人们爱称它为“小勺子”。在秋季和春季,该物种的成鸟会迁徙途经中国,江苏如东的滨海滩涂是该物种唯一已知的换羽场所。勺嘴鹬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目前全球分布数量少于200对。从2011年起,科学家针对勺嘴鹬启动了紧急保护计划,将鸟蛋人工孵化,以防止这一物种灭绝。
勺嘴鹬 陈国远摄
小青脚鹬(全球濒危物种 EN)
拉丁名:Tringa guttifer
英文名:Nordmann's Greenshank
鹬科鹬属,小型涉禽。主要栖息于稀疏的落叶松林中的沼泽、水塘和湿地上,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边沙滩、开阔而平坦的泥地、河口沙洲和沿海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估计全球总的种群数量在1000只以下,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沿海各省,盐城、东台也有观测记录。
小青脚鹬 孙华金摄
红腹滨鹬(全球近危物种 NT)
拉丁名:Calidris canutus
英文名:Red Knot
鹬科、滨鹬属的小型涉禽。夏季主要栖息于环北极海岸和沿海岛屿及其冻原地带的山地、丘陵和冻原草甸,冬季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河口,迁徙期间也深入到内陆河流与湖泊。主要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部分植物嫩芽和种子与果实。在迁徙期可见于盐城湿地。
红腹滨鹬肖像图 拍摄者:Adrian Boyle
冬季在盐城地区过冬,次年春季飞往北方繁殖,幼鸟长大后,正值深秋,又飞临原地区越冬的候鸟,如雁类、鹤类、鸭类等。
鸿雁(全球易危物种 VU)
拉丁名:Anser cygnoides
英文名:Swan Goose
鸭科雁属,大型水禽,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地区。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 “鸿雁传书”出自汉时苏武的典故,后来人们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每年秋季,鸿雁都会来中国南方越冬,盐城湿地是其重要越冬地之一。
鸿雁肖像图
丹顶鹤(全球濒危物种 EN)
拉丁名:Grus japonensis
英文名:Red-crowned Crane
鹤科鹤属,大型涉禽。栖息于四周环水的浅滩或苇塘,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小鱼、小虾等。因为头顶鲜红色的皮肤而得名丹顶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有超过40%的丹顶鹤在盐城湿地越冬,最多时达到1200只以上,占全球种群数量的80%。
丹顶鹤 陈国远摄
灰鹤
拉丁名:Grus grus
英文名:Common Crane
鹤科鹤属,大型涉禽。灰鹤主要以植物叶、茎、嫩芽、块茎、草子、玉米、谷粒、马铃薯、白菜、软体动物、昆虫、蛙、蜥蜴、鱼类等食物为食。每年3月,灰鹤会飞往新疆、青海、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繁殖,迁徙时常为数个家族群组成的小群迁飞,有时也成40-50只的大群,繁殖期4-7月。每窝通常产卵2枚,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28-30天。秋季于9月末10月初迁往北至山东半岛,南至海南的广阔区域越冬。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河滩、旷野、湖泊以及农田地带;其中尤为喜欢以富有水边植物的开阔湖泊和沼泽地带。江苏滨海湿地是灰鹤的越冬地之一,种群数量常达到2700-3200只。
灰鹤肖像照
豆雁
拉丁名:Anser fabalis
英文名:Bean goose
鸭科雁属,大型雁类。豆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季节主要吃苔藓、地衣、植物嫩芽、嫩叶、包括芦苇和一些小灌木,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和少量动物性食物。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水库、江河、湖泊及沿海海岸和附近农田地区。豆雁每年8月末至9月初会离开北方的繁殖地来中国越冬,江苏盐城是重要的越冬地之一。到次年3月会飞回繁殖地繁育后代,豆雁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育雏。豆雁在盐城黄海湿地种群数量很大,常能达到1000-3000只。
豆雁肖像照
春季、夏季在盐城地区繁殖、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去过冬、第二年春季再飞回原地区的鸟。如黑嘴鸥、震旦鸦雀等。
黑嘴鸥(全球易危物种,VU)
拉丁名:Larus saundersi
英文名:Saunders's Gull
鸥科鸥属,中型水鸟。栖息于沿海滩涂、沼泽及河口地带,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甲壳类、蠕虫等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除了头部和嘴部呈黑色,后眼眶处有一道白色这一显著特征之外,它的背部羽毛呈灰白色,腹部雪白,活像一个头戴礼帽,身穿白礼服的“鸟中绅士”。黑嘴鸥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据估算全球种群总数约21,000~22,000只。
黑嘴鸥肖像照 孙华金摄
震旦鸦雀(全球近危物种,NT)
拉丁名:Paradoxornis heudei
英文名:Reed Parrotbill
鸦雀科鸦雀属,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主要栖息于河流、江边、湖泊沼泽芦丛和河口沙洲及沿海滩涂芦苇丛中。夏季以昆虫为食,冬季也吃浆果。震旦鸦雀尤其爱吃苇秆里的小虫,它会把苇秆一下下叨开,揪出秆芯里的虫子,人称“芦苇中的啄木鸟”。分布仅限于黑龙江下游及辽宁芦苇地和长江流域、江苏沿海的芦苇地。
震旦鸦雀 陈国远摄
凤头麦鸡
拉丁名:Vanellus vanellus
鸻科麦鸡属,栖息地通常在湿地、水塘、水渠,沼泽等,有时也远离水域,如农田、旱草地和高原地区。最明显的特征是头顶具细长而稍向前弯的黑色冠羽,像突出于头顶的角。在江苏为旅鸟,春季最早于3月初至3月中旬即迁到东北繁殖地,秋季于9月中下旬迁离繁殖地。喜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常集成数十至数百只的大群。主要吃甲虫、鞘翅目、鳞翅目昆虫、金花虫、天牛幼虫、蚂蚁、石蛾、蝼蛄等昆虫和幼虫,也吃虾、蜗牛、螺、蚯蚓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大量杂草种子及植物嫩叶。
凤头麦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