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之旅
首页>>新闻与活动

打造沿海生态修复典范区域

发布日期:2022/09/14  点击次数:21

坐拥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创成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海洋碳汇、森林碳汇、湿地碳汇优势叠加……盐城生态底色鲜明。勇当“碳路先锋”,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澎湃动能。如今,盐城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新路径,着力建设绿色生态之城,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打造江苏沿海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区域,绽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生态魅力、发展活力,为全球生态治理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盐城智慧。

大纵湖湿地鸟瞰(摄影:周晨阳)

“为鸟留食”折射观念之变

从“人鸟争食”到“为鸟留食”;探索引入风电项目生态补偿资金用于生态修复;全国首笔基于自然的湿地生态修复蓝色碳汇贷落地……9月9日,调研团走进盐城市首个“农业+”生态修复试点——川东港南建川养殖区生态修复工程。

微风吹过,绿色稻田波浪起伏;白鹭飞越稻浪,在湖面浅滩溅起涟漪;还有成群不知名的鸟儿在空中盘旋,叫声清脆悦耳……

建川养殖区生态修复工程位于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二实验区。“近半个月,鸟的数量和种类有明显增加。”江苏黄海湿地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辛至然欣喜不已。

建川湿地以前是淡水鱼养殖区。随着盐城湿地保护力度加大,2019年该地块实施“退渔还湿”工程。2020年以来,盐城港农业科技集团在前期大量摸排、调研工作基础上,与大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政企联合”的方式,在建川养殖区1620亩退养区域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探索实施“生态+农业”修复方式。

修复区内塑造了稻田、河网、光滩、林带等丰富的生境,可供不同鸟类觅食栖息。盐城港农业科技集团生产经营部负责人全必存介绍,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鸟类友好型禾草沼泽湿地工程、淡水河网湿地工程、生态林湿地工程、植被恢复工程和鱼类底栖动物恢复工程,目前一期820亩已完成,二期800亩预计年底竣工。

生态之变,源于人的观念之变。“过去为了从‘鸟口’抢食,养殖户通过放鞭炮、敲锣等方式,将觅食的鸟儿赶走。”全必存说,如今修复区内农作物生态种植,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并采取稻谷部分收割的模式,在耕地中保留部分稻谷作为鸟群的“口粮”。同时秸秆也为鸟类繁殖、夜栖及避险提供场所,谷物售卖的经济收益则作为后期的管护经费,从而实现“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成为建川养殖区生态修复工程的一大亮点。

为缓解湿地修复资金压力,大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先后协调引入风电项目生态补偿资金1900万元,其中华能风电560万元、三峡风电650万元、龙源风电690万元。“将占用生态资源的补偿资金真正用到生态修复上,提升了资源补偿资金利用的长期价值,也为今后生态修复工作的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该局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科秦丹丹说。

“绿”风劲吹之下,碳排放权也可质押融资。8月30日,全国首笔基于自然的湿地生态修复蓝色碳汇贷——华丰农业1000万元碳汇贷在大丰投放,该笔贷款有效质押品为投放主体远期碳排放收益权,贷款用途为“退渔还湿”后的建川湿地生态修复和高碳汇作物培育。

该笔蓝色碳汇贷款是盐城“黄海湿地生态银行”框架体系下的首笔试点。蓝色碳汇贷款创新构建盐城基于市场化机制的湿地保护与修复,有效盘活湿地“碳权”,进而推动湿地修复资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为盐城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按下“加速键”。

辛至然介绍,该笔蓝色碳汇贷款首创“金融+湿地修复+碳汇”的“1+2”模式,通过将川东港南建川养殖区生态修复区作为“试验田”先行先试,打通湿地生态治理绿色金融通道,为缓解湿地修复保护融资压力、丰富绿色金融发展内涵作出积极、有益的尝试。

建川养殖区生态修复工程是盐城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的一种尝试。

近年来,盐城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试点开展“生态岛”建设,探索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开展“黄海湿地生态银行”研究和试点,着力打造江苏沿海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区域。“NbS”被写入市党代会报告,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大丰四卯酉生境提升项目,44公顷的地块通过“小塘并大塘”形式,做好水位控制,为鸟类栖息、觅食提供适宜场所;通过引入淡水,消除了外来物种大米草的侵害等。修复后,吸引大量黑脸琵鹭、白鹭等前来栖息。

射阳1号水库生态修复项目,对当地进行湿地恢复,包括引水补湿、地形改造、疏通水网水系、建设生态岛屿、营造栖息地植被、构建水生食物链,打造自然的生态环境,恢复成自然湿地。如今,1号水库完全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各种鸟类常年在此生活栖息。

追求美丽与发展同行的道路上,创新、破题无处不在。条子泥720亩高潮位停歇地、大丰四卯酉生境提升项目、射阳1号水库生态修复工程……一个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为鸟类等更多生物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新家园。盐城黄海湿地,这方生灵奇境正成为更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退修并举,百万水鸟飞平湖

秋天的大纵湖,湖水晶莹剔透,绿草绵延不绝,芦苇摇曳生姿。9月8日,漫步在大纵湖畔,微风吹过,鲜花盛开,野鸟翔集,令人流连忘返。近年来,大纵湖旅游度假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湿地公园和湖荡湿地生态建设。

坚持“退”,即退渔还湖和退渔还湿。该度假区先后四批次退出围网围垦养殖404户,退出养殖水面1.86万亩,完成湖区内拆网、清障、平埂等整治工作,搬拆住户91户,渔民上岸50户,景区安置就业42户,转岗创业221户。

加强“修”,即湿地的建设和修复。该度假区实施引江入湖、生态修复、污水处理、湖区清淤等四大生态保护工程,维护湖区生物的多样性,增强湖区生态服务功能,集镇内居民生产生活污水实现零排放,水质标准提高到Ⅲ类以上,水生植被覆盖率95%左右。湖中螺鱼虾蟹类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达378种,其中鸟类134种,包含国家Ⅱ级保护鸟类白琵鹭、黑翅鸢、红隼等7种和珍稀濒危鸟类罗纹鸭、白眼潜鸭、震旦鸦雀、青头潜鸭等15种,生态系统得到改善,冬季再现“百万水鸟飞平湖”壮观景象。

绿色转型,生态效益更加显现。打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纵湖清水大闸蟹、省百道乡土地标菜白壳螺蛳等品牌,湖区生态管护公司收入实现倍数增长。大纵湖旅游度假区负责人姜勇军介绍,顺丰公司年均出单30万单大闸蟹,销售收入达10亿元;先后获得政策支持生态补偿资金1.2亿元,成功入选中央项目库,获批专项政策资金近8000万元。重大项目东晋水城开园以来,直接带动近5000人就业,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万人,当地居民旅游收入比往年增加3倍以上。

金沙碧水,成群的野鸭,翻飞的小鸟,优美的环境,如织的游人,构成了一幅幅人与自然、人水和谐的美好画卷,展现金沙湖景区的无限魅力。

近年来,阜宁县委、县政府加强金沙湖生态河湖建设,实施三大重点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在空气质量提升方面,除了迁移金沙湖周边的家禽养殖场、各类工业企业外,还对3公里以外的大亚木业实行整体搬迁。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实施金沙湖万亩湖型综合整治项目,清理湖底淤泥336万立方米。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实施千亩生态氧吧、环湖道路绿化、沿湖植被修复等项目,通过采取实施生态修复林、共建林的方式,累计种植各类树木110多万株,新增绿地400公顷,修复芦苇湿地10公顷。丰富植物的种类,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基础配套工程。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建成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观鸟平台、生态科普文化长廊等生态旅游配套设施。目前,金沙湖旅游度假区已成为我国东部第一淡水沙滩生态旅游景区、江苏省沙滩水上运动训练基地、长三角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全国十佳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九龙口因九条河流汇聚湖中小岛而得名,景区碧波荡漾,芦荡万顷,莲叶接天。九龙口湿地原为古射阳湖一部分,目前属于建湖县的面积有2500公顷。近年来,建湖县九龙口旅游度假区(九龙口镇)大力实施退圩还湿(退渔还荡),共收储塘口100多个、800多公顷,九龙口湿地核心区塘口和水上围网全部清除。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湿地水系疏通工程,疏浚河道18.5公里,完成土方100多万立方米,并在高滩区、浅滩区和开阔水面开展湿地植物恢复工程。截至目前,湿地植被修复达300多公顷,新增人工岛5个,栽植湿生树木10万多棵,新增深水区域10处。近年来,湿地陆续发现震旦鸦雀、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种群,每到秋天,成群的野鸭及其他水鸟栖息在九龙口浅水滩区,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金秋盐城,色彩斑斓,尽显诗意风情。


来源:盐阜大众报


版权所有: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 联系方式:office@ycwnh.com  备案号: 苏ICP备202302871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无意中涉及第三方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会及时回复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