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之旅
首页>>新闻与活动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期)2021~2022年度保护管理报告

发布日期:2022/07/28  点击次数:25

2019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期)(以下简称“盐城黄海湿地自然遗产”)获批入选《 遗产名录》,成为我国 滨海湿地类型 自然遗产,标志着我国自然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

2020年9月,盐城市湿地和 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遗产保护中心围绕国际公约履约要求、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在遗产地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可持续发展和宣传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在此,遗产保护中心发布《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期)2021~2022年度保护管理报告》。


640 (1).jpg


盐城黄海湿地自然遗产,位于 上 的潮间带泥滩系统中,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不可或缺的中转枢纽。该遗产地生活着680多种脊椎动物(418种鸟类、26种哺乳动物、9种两栖动物、14种爬行动物、216种鱼类以及165种底栖动物),是大量鸟类赖以生存的滨海生境,包括为其提供换羽、休息、越冬和筑巢的场所。

为使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和参与遗产地保护工作,近日,遗产保护中心发布《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期)保护管理报告》,主要包括九章内容:

章介绍了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期)的概况,包括遗产地的位置和范围,以及遗产地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

第二章从单位性质、“政产学研”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机构职能设置等方面分析了遗产保护中心的建设管理情况;

第三章列举了遗产保护中心开展保护管理工作所依照的各项国际公约履约要求及国内法律法规,并介绍了盐城市为实现 遗产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系列努力;

第四章从遗产地保护管理、野生动物救护、滨海湿地生态修复与鸟类栖息地营造、社区共建等方面,分析了遗产保护中心为加强盐城黄海湿地 自然遗产的保护管理所采取的系列措施;

第五章总结分析了遗产地科研监测情况,包括黄海湿地研究院课题的申报、科研平台的建设、对外科研合作的开展、科研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黄海湿地数据库的建立;

第六章详细介绍了遗产保护中心的宣传展示工作,包括“N+1”模式的宣传平台建设、馆园一体结合盐城黄海湿地展示中心的宣传载体建设、盐城市观鸟协会的成立以及各项宣传活动的举办;

第七章总结分析了遗产保护中心推动 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系列措施,包括瓦登海可持续发展专题研究、遗产地生态旅游资源调查等等;

第八章从举办全球滨海论坛、打造滨海湿地合作交流平台等方面总结分析了遗产保护中心国际交流合作情况,为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盐城力量;

第九章从建立市级协调保护机制、推进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修复等五方面,详细阐述了遗产保护中心的下步工作展望。


附件下载:       盐城市 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年报PDF.pdf



版权所有:盐城市湿地和 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 联系方式:office@ycwnh.com  备案号: 苏ICP备202302871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无意中涉及第三方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会及时回复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