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在2021年盐城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我市提出要积极在“双碳目标”下竞逐新赛道,发挥好湿地碳汇优势、世遗生态优势。这为我市开展盐沼湿地碳汇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8月至9月,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联合华东有色地勘局海洋院开展了江苏盐城盐沼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工作,对盐城黄海湿地响水、射阳、大丰、东台四个滨海县级行政区的盐沼典型区域的植被、土壤沉积物、底栖生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完成了盐城沿海碳储量调查与评估、大丰区断面盐沼生态系统监测两项重点任务。
项目开展过程中,研究团队克服众多环境挑战,选取互花米草滩、芦苇滩、碱蓬滩和光滩四种样地,采集沉积物样品,同时测量样地内的植物种类、高度、密度、湿重及筛取底栖生物。本次采样调查工作共采集沉积物样品62份,包括34个互花米草样方、12个芦苇样方、9个光滩样方、7个碱蓬样方。植物样品69份,包括46个互花米草样品、14个芦苇样品、9个碱蓬样品,以及底栖生物样品。
近期,研究团队正在进一步检测分析植物生物量及其有机碳、沉积物容重、粒度及碳氮含量,综合考虑盐城黄海湿地生态系统三种典型植被(互花米草、芦苇、碱蓬)和土壤的固碳、储碳、排碳作用,探索湿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稳定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该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初步摸清盐城黄海湿地盐沼碳储量的本底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发挥海洋的固碳增汇作用提供科学支撑,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盐城力量。